茶艺茶道
信阳这位女茶商喝茶喝了一天,只为试出好茶
回复:0  浏览:777
  • 楼主admin 圈主
  • 2019-06-23 11:24
         对程贵荣来说,每年3、4月份是她最期待的日子。这是春茶收获的季节,但也是她一年中最辛苦的时刻。
        每到这时,60多岁的父亲会赶回信阳老家去采茶、制茶。鲜叶在父亲的手中经过摊晾、杀青、揉捻、理条之后,再交到程贵荣手中,由她完成最后一道工序:烘干。
        夜晚,当顾客都散去了,程贵荣燃起炭火,支起烘头,把茶叶均匀摊开,她就坐在摇椅上,守着这团热气,一直到凌晨三点,正如40年前,她在半睡半醒间看到的父亲的模样。
        【起点】摆地摊起家 茶叶卖不出去时 她连米饭都吃不起
        程贵荣是信阳浉河区人,是在茶山间长大的。家里世代做茶为生,到她这里已经是第五代。
        但小时候的她,可没想到以后自己也会成为一名茶人。“那时候身体弱,最大的理想就是长大后能成为一名医生。”
        家里虽然制茶、卖茶,但生活水平并不好。程贵荣是家里的长女,18岁那年,为了补贴加工,她遵从父亲的想法,来到郑州,开始做茶叶生意,那是1991年。
        说是做生意,其实就是摆地摊。在父亲的支持和“投资”下,程贵荣在纬四路一处农贸市场里,租下了一个摊位,每个月30元钱。她又在附近租了一个住所,租金一个月40元。
        在办完这两件“大事”之后,父亲就回了老家,程贵荣独自开始了经商之路。
        “先是找到河南省茶叶总公司,批发了一些当时很流行的茉莉花茶,搭配着从家里带来的信阳毛尖一起卖。”程贵荣回忆,“我不善于跟人打交道,每天就守在摊位,等着顾客上门。”
        同时期做茶叶生意的同行,已经开始各地市跑业务、入驻商场了,程贵荣每天守在位于菜市场的摊位前,一守几个月,挣得钱还不够交租金。
        “挣不到钱,维持生活都很困难,自己又不好意思找父母要生活费,吃不起米饭,我就每天煮面条吃。”程贵荣说到这里,声音开始哽咽。“也偷偷哭过很多次,但还是得坚持。”
也许是看她一个小姑娘生存不易,程贵荣的回头客会特别多。“不过都是散客,一次买个一斤半斤的。菜市场里的商户,要买茶也都会找我。”
        坚持了两年,生意终于小有气色,先是能顾得上自己的生活,再到后来,程贵荣能给家里带回些收入了。到1995年,程贵荣终于告别小摊位,开了门店。
        【故事】坚持手工制茶 她要连续一个多月熬夜至凌晨3点
        一直到现在,程贵荣也没有去跑业务的习惯。作为一个生意人,这种“佛系”态度很让人费解。
        “我不是一个生意人,我能做好的也只有茶。”程贵荣认为。
        这句话透露出来的态度和自信,不是凭空而来的。程贵荣告诉河南商报记者,自己家的信阳毛尖和别处最大的区别,就在于从祖辈开始,一直到现在,他们都坚持手工制茶,并且只做春茶。
        2014年,程贵荣把茶叶店开到了凤凰茶城。在此之前,门店的主理人其实是她的父亲,程贵荣只负责销售。但随着父亲年龄越来越高,到2014年,父亲把所有的事务都交给她,连同一把好手艺。
        从2014年开始,程贵荣与父亲分工协作。每到春茶收获的季节,60多岁的父亲会赶回信阳老家去采茶、制茶,鲜叶在父亲的手中经过摊晾、杀青、揉捻、理条之后,再交到程贵荣手中,由她完成最后一道工序:烘干。
        单是最后这一道工序,就需要进行三次,并且需要十分细致的照看。白天忙着生意,烘干的工作程贵荣往往需要留到晚上做。
        夜晚,当茶城关了门,顾客都散去了,程贵荣燃起炭火,支起烘头,把茶叶均匀摊开,她就坐在摇椅上,守着这团热气,一直到凌晨三点。第二天,她需要在8点赶到店里开始营业,这样的日子,要持续一个多月的时间。
        “很累,但也习惯了。有一次控制不住在摇椅上打了个盹,没几分钟就突然惊醒,看到茶叶还好好的,心里突然就觉得很踏实。”程贵荣说。
        她很有自信,自家的茶一定不输给别人,但她也遇到过挑战。因为是手工制茶,茶叶看起来美观度没有机器加工的好。“有一个顾客来到店里,看到我们的茶叶“不漂亮”,质疑说这种茶叶只能用来煮茶叶蛋。我听了真的是又生气,又委屈。”
        所以,凡是进店的顾客,就算不买茶,程贵荣也坚持要让他坐下来喝泡茶。“因为我相信,只要客人愿意坐下来品一口茶,就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信阳毛尖。”
        【用心】为试出好茶 她喝茶喝“醉”了两天
        茶叶生意做了28年,程贵荣一直都是以卖信阳毛尖为主,信阳毛尖的文化、特质她已经熟烂于心,但一直到现在,还是从未停止学习。
        一是对制茶手艺的学习。“手工制茶是不可量化的,它更依赖你对茶的熟悉程度、判断力。同样是信阳毛尖,不同批次的差别就很大。”程贵荣认为,手工茶是有温度的,充满期待性,“手工能做出好茶来,但不一定每次都能做的好。”
        二是对其他类型茶叶的学习。“虽然不卖别的茶,但是同样得知道它们好在哪儿。” 程贵荣说。
        所以,她大部分的时间,用在了喝茶上。
        甚至,一喝一整天,喝到“疯魔”。2014年的一天,程贵荣真的把自己喝“醉了”。“从早喝到晚,喝到最后感觉手臂里像是有小虫子在挠痒痒。”她这样形容到。
        醉这一次,她休息了两天,身体才缓过来。“喝到肚子里,谁也盗不走。”程贵荣觉得父亲说的这句话,可真对。
        程贵荣不仅喝到了肚子里,还记到了笔记本上。
        “2018年10月21日试茶,目标:品鉴地域与品种的区别。黄龙芽:条索匀称,毫显色微绿,稍有青气;2克盖碗冲泡95℃,不洗茶,隐香,水甜柔,闷泡5分钟,杯盖无香气,汤色微白,微苦,舌尖微涩。”
        除了试茶,她还品水。
        “2018年10月,品水。农夫山泉,凉水软,3克13号毛尖沸水冲泡,茶汤鲜嫩,滋味鲜柔,杯底清新。乐百氏,香高,滋味苦涩,苦味特突出,杯底有苦味。”
        这样的品茶、品水日志,程贵荣写了三四本。
        【经营】从不出门拉业务 却有顾客跟了她20多年
        20多年,程贵荣的店先后搬了四处,但每一次变动,她的客户流失率都极低。“有太多将近20多年的老顾客了。他们好的就是这口茶。”
        从不出门拉业务,如何培养新的消费者呢?程贵荣坦言,现有的很多顾客,其实都是老顾客转介绍来的。“我真的不太会做生意,更不懂营销推广,只能靠口碑。”
        但她对消费者是用心的。在程贵荣的笔记本里,有一些内容,记录的是跟客户打交道的事儿。她会写下客户的购买需要、沟通期间产生的问题等,来提醒自己。
        2015年前后,依据顾客的需要,她与父亲又研制出了信阳红茶和白茶,也广受好评。
        最近几年,越来越多的人找上门来,想成为茶叶代理商,但程贵荣都一一拒绝了。“不是不愿意发展,而是目前手工制茶,茶叶的产量确实有限,如果扩大规模,质量方面必然要有所妥协,这是我和父亲都不愿看到的。”
        2018年,程贵荣把店名换成了“程氏茶人”,“可能我们缺乏商业思维,但是做好一杯信阳茶的信念却从未动摇,并且这个信念会一直传承下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