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以前的人煮茶,注重的是茶的药效,所以,那个时代采的茶青,应该是经霜后较为成熟的。现代科研也证明,不同嫩度的茶叶,以粗老茶的降糖作用最好;不同季节的茶叶,又以秋茶的降糖疗效最强。
我们有时,会遇到喝茶上火的假象,那是因为绿茶、乌龙茶或红茶等,在加工过程中残留的火气还没有完全退掉所致,所以古人饮茶,有“火气未除莫唇”的告诫。李时珍客观论述了茶的苦寒之性,及其为患种种。
饮茶不慎,不科学地根据自己的体质,误饮不适合自己的茶,最终会如茶圣陆羽所讲“采不时,造不精,杂以卉莽,饮之成疾”。纵观当下,为茶所累的人,不可胜数,可悲的是,又不能自知。苏轼说:“除烦去腻,世故不可无茶,然暗中损人不少。
李时珍晚年,也在《本草纲目》里回忆说:“时珍早年气盛,每饮新茗必至数碗清汗发而肌骨清,颇觉痛快。中年胃气稍损,饮之即觉为害,不痞闷呕恶,即腹冷洞泄。故备述诸说,已警同好焉。”故《茶疏》也讲:“茶宜常饮,不宜多饮。”
古人所强调的饮茶观念,值得我们引起重视。茶的苦寒之性,随着茶多酚的氧化、茶的杀青、焙火、干燥、茶的陈化等,会有所减轻或降低。
因此,从绿茶、白茶、黄茶、青茶、红茶到陈化的老茶,随着发酵程度的提高和深刻氧化,茶对胃肠的刺激会有所减轻。随着茶中可溶性糖的增加,茶的苦涩滋味可能会表现得不太明显,茶的寒性也趋于减弱。
即使是历经岁月、陈化后的老茶,只余木质香和一点糖类,但老茶的清凉特征,依然会存在,本性难移。从严格意义上讲,其茶性也不会变为温性,就像冬天里的暖阳,虽然感觉着温暖,暖如三春,但它本质上还不是春天,仍属于阴中之阳。习惯上,我们认为红茶发酵及一些老茶的“性温”,只是在表达这类茶的“温而不寒”,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寒凉作用而已。
在传统上和中医的语境里,温即是不热,凉即是不寒。无论是六大茶类中的哪一种茶,陈化到最后,皆会殊途同归,劫灰飞尽古今平。当茶的品种香、地域香或工艺香,随着岁月的砥砺,完全泯灭或消失掉以后,任何类,都会呈现出相同的木质陈化腐熟的味道,略有差别的可能是,大叶类茶种耐得住陈化,茶多酚及其氧化物可能会多存留一点而已。
对于老茶的药理作用,我始终认为,商家有刻意夸大的嫌疑。茶的保健与药理作用,主要体现在茶多酚、咖啡碱以及氨基酸的含量上,中医典籍记载的茶能“疗百病皆瘥”,在那个时代,指的是没有经过氧化的绿茶,这是没有任何争议的事实。
没有证据表明,茶多酚含量较低的陈茶或老茶,会比新茶具备更好的药效和保健作用,我们喜欢老茶的醇和内敛,不苦不涩,打嗝汗感,体感舒爽,以及入腹的饱满温暖感等等,但上述这些特征,不见的就是茶气充足的体现,也没有证据表明,老茶的茶气一定会强于新茶。只要谈及气,一定会涉及气与血的关系,气为血帅,气行则血行,气血构成阴阳的两个方面。
我们认为老茶的体感好,是因为老茶陈化降解后,寒性降低,可溶于水的糖类等小分子物质较多,饮人体内之后,茶汤的渗透压较高,容易快速地渗入体液系统,随之把茶汤中的热量迅速地带入循环系统所致,这个道理,与喝热姜汤、小米粥的体感并无二异。
如果机械地认为,体感就是老茶所致,那么,可以把茶汤冷却后再饮用,其结果,就会自然明了。至于喝茶打嗝现象,与茶气更是毫不相干。打嗝的根本原因,是在啜茶的过程中,不可避免地把空气也一并吞咽至胃中,当胃内的气体,积蓄到一定的阈值时,人体自然就会打嗝。
另外,茶具有很强的通气利水、消食去腻的功效,喝茶后打嗝、放屁、肠胃蠕动增加,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。胃主肃降,以降为顺,嗝逆本是脾胃病态,如果打嗝严重,说明自身的胃肠功能不好,需要看医生了。难道这些也被解读为茶气?不过是消化道的浊气而已。
茶叶带给我们的感受大都是有科学依据的,科学饮茶才能更好地发挥茶叶的保健功效哦!